小班音乐教案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(精选8篇)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家,我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,它是教学活动的总体组织方案和行动计划。 写教案时要注意什么格式?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。 欢迎分享。
小班音乐教案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第1部分
活动目标
1、用各种动作展示灯台上的小老鼠,让孩子体验表演的乐趣。
2. 孩子们可以尝试创造动作并进行表演。
3、学习童谣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,感知童谣的节奏。
活动准备
1.歌曲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。
2. 一只猫一只老鼠的玩具。
活动重点
用各种动作表现小老鼠在灯台上的状态,让孩子体验表演的乐趣。
活动难度
根据童谣创作动作并完整地表演。
活动流程
(一)介绍活动:欣赏歌曲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,激发幼儿兴趣
老师:“小朋友们好,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,听听歌曲里唱了哪些有趣的事情?”
附歌:“小老鼠上灯台吃不到油,喵喵的猫来了滚下来。”
老师:“这首儿歌里有什么动物?它发生了什么事?” (小老鼠,偷油。)
(二)了解童谣内容,学习童谣,感受童谣魅力
1、老师操作猫和老鼠的玩具,并完整地唱儿歌。
老师:“小老鼠去哪儿了,它要做什么?”
老师:“谁来了,让小老鼠害怕了?”
老师:“小老鼠害怕小猫,结果怎么样了?”
2、教师将儿歌完整背诵一遍,引导孩子在“猫来了”这句话后面加上“喵一”,增强孩子的参与性和兴趣。
(3)老师引导幼儿一起做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的手指动作,让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
老师:“你想知道小老鼠偷油吃是什么感觉吗?你自己当小偷吧。”
咱们吃点油动作吧,我们来比一比,看看谁最好看。 ”
附童谣:小老鼠,(食指相对)
上去到灯台那里。 (左拳垂直,右手手指和中指沿左右手交替攀爬)。 偷油吃,(双手手指并拢,掌心朝内,大拇指并拢开合,做出吃油的形状)下不来。 (双手合十,做出挥手的姿势)。 猫来了,(双手五根手指像胡须一样张开在脸两侧)害怕了,(惊恐地抱头)滚下来叽叽喳喳。 (左手伸直,右手食指和中指从左臂上由上到下交替滚动)。
(4)引导孩子尝试创造动作(加上身体部位)
1、老师:“孩子们很聪明,很快就学会了儿歌。如果我们加上自己的身体来学习小老鼠怎么滚下来,你觉得小老鼠会怎么滚下来呢?”
2、孩子发挥想象力,大胆行动。
3、教师示范并指导幼儿。 (例:慢慢蹲下,双手在胸前滚动)
(五)活动延伸
在学习歌曲《小老鼠到灯台上》时,请幼儿一起参与动作,边唱边表演。
小班音乐教案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第二部分
目标;
1、了解童谣的内容,感受童谣的节奏。
2.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达童谣,并在游戏中体验表达童谣的乐趣。
3. 让孩子尝试童谣和故事来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。
4.我喜欢欣赏童谣,并且会大胆背诵。
课件流程:
1、导入并展示灯台(简单了解灯台的用途),老师:今天,李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份礼物。 你有看到它吗?
很久以前,没有电的时候,人们在灯台里放了很多油,里面放了一根绳子,用火柴点燃,然后用它来照明。 它就像我们的蜡烛一样。
2.认识童谣,感受童谣的节奏
1、利用课件讲故事、提问:
(1)故事里有谁?
(2) 小老鼠在灯台上做什么?
(3)它吃得津津有味时,谁来了?
(4) 小老鼠看到小猫有什么感觉?
(5) 它是怎样从灯台上下来的?
2.展示课件图感受童谣的节奏
3.学儿歌,老师扮成老鼠妈妈,孩子是老鼠宝宝
1.边玩手指游戏边学说两遍童谣
2、利用课件灯架和大猫做游戏,说两遍儿歌
3. 跟着音乐玩游戏、唱儿歌
4.角色扮演。老师扮演一只猫,其中一些扮演灯台,其余的扮演小老鼠,随着音乐玩两遍
4. 结束
鼠宝宝们,你们玩腻了吗? 那么我们就休息一下,跟大家告别吧。
小班音乐教案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第三部分
活动目标:
1、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曲,并借助多媒体和教具理解歌词的内容。
2. 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作为灯台。
3、积极参与游戏活动,体验《猫来了》游戏的紧张感。
重点:目标 1
难度:目标3
活动准备:
多媒体课件,小老鼠手指木偶,一只手,一首钢琴伴奏,灯台教具,一张小老鼠图片
活动流程:
1、推出激发孩子兴趣的活动。
——孩子们随着《老鼠画猫》的音乐进入“洞外活动场景”。
老师:今天我们来玩一群小老鼠吧? 小老鼠,我们一起去外面玩吗? 小老鼠走得很轻。 老师看哪只小老鼠走得最轻,然后找个地方坐下,好吗? 坐下来引导孩子们向老师问好。 小老鼠们表现得真好,老师还想看看哪只小老鼠最有礼貌。 我们轻轻转身跟各位老师打个招呼,然后再轻轻转身,可以吗?
2.发声练习。
——老师:外面的空气真好啊! 让我们一起深呼吸吧! (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呼气,双手放在腰上吸气。)
——老师引导孩子们以二重唱的形式演唱《动物之声》。
3、播放课件,理解歌词内容。
--引导孩子完成每一行歌词。
1)玩课件老师:哇,好香啊! 什么东西这么香,我们去找找吧。
老鼠宝宝,快看,那是什么? 这油真的香吗? 王老师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,真想吃,原来香味就是从这里来的。
谁来了? 猜猜小老鼠在这里做什么? 我们来看看小老鼠在追什么,好吗?
哦,原来小老鼠跑到灯台去偷油吃了!
我们继续看:这时候谁来了?喵喵猫来了,哎呀,小老鼠这时候着急了,在灯台上下不来了,喵喵猫来了就在这里,一不小心,它就滚下来了
——小老鼠,你看到了什么? 发生了什么事?鼠标包住歌词
大家一起再看一遍。 教师总结:哦,原来有一只小老鼠到灯台上来偷油吃,而且下不来。 猫来了,滚了下来。
2)播放课件(快速播放)老师背歌词
四是教具的操作进一步加深了对歌词的理解和对歌曲的欣赏。
3)展示灯台和小老鼠,老师会表演一首童谣,(有钢琴伴奏)小老鼠,去灯台偷油,听着吗? 喵喵喵(琴)谁来了?小老鼠吓得滚了下来
小老鼠吓得不敢出来看看猫走了没有? 小老鼠又出来了。 第二次表演时,老师用唱歌的方式表演。 (伴奏钢琴谱)孩子们帮老师看看虎斑猫消失了吗? 第三遍,哎呀,这小老鼠太可怕了,小老鼠吓得不敢出来了
5、以身体各部位为灯台,学习唱歌。
木偶制作表演老师表演并唱歌后,向孩子们打招呼。 谁愿意作我的灯台?
1-2名儿童示范
让孩子们像老师一样,把小椅子下面的小老鼠捡起来,放在自己的手指上。 好的? 小老鼠向老师挥手。 小老鼠那么多,我们找油一起吃吧? 臂成为灯台。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表演。 你吃过油吗? 你们都吃完了吗?那只猫太可怕了,老师还没吃油,不过我有一个好主意,你们都来给我唱歌,我就不怕大猫了,表演一次
如果我们的手臂能成为灯台,我们的身体又怎能成为灯台呢?
6.音乐游戏。
王老师刚才看到一个很大的灯台,里面有很多香油,我们一起去找找吧? 引导孩子轻装走路。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唱歌、表演。
小班音乐教案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第四部分
一、活动目标:
1、能够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敲击“小老鼠盒子”,感知音乐的强弱。
2.体验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乐趣。
2、活动准备:
活动场地、音乐、筷子、小老鼠盒、猫头套
3、活动流程:
1、场景表现:
亲爱的朋友们,今天王老师是老鼠妈妈,你们是老鼠宝宝,我们是一群快乐的小老鼠。 哦,天快黑了,老鼠妈妈有点饿了,你饿吗? 我们一起去找点吃的吧! 小老鼠们,看,这里有很多胡萝卜、大米和豆子。 多吃粗粮和蔬菜对健康有好处! 鼠宝宝们,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小心那只大老猫,听到猫叫我们一定要赶紧回家!
2.老师:你听说大老猫走了吗? 老猫又睡了,我们请小老鼠出去一起玩游戏吧!
(1)师:这只小老鼠会说话了! 听听它在说什么? 用筷子敲打打招呼。
(2)敲击小老鼠的身体部位发出声音
师:我们可以敲小老鼠的头,还能敲哪里发出声音呢?
我们可以敲小老鼠的头,敲小老鼠的身体,敲小老鼠的尾巴。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老鼠说话吗? (把筷子放进小老鼠盒里,转动一下,小老鼠盒发出声音) 老师:我转得头晕,快休息吧。 请先让我们的小老鼠在腿上休息一下,我们的小脚要轻柔,别吵醒老猫,小老鼠会被吓到的。
3.尝试演奏打击乐
(1)小老鼠不仅会说话,还会表演漂亮的节目! 你想看一下吗? (教师表演)
老师:我的小老鼠表现得好吗? 让我们为我的小老鼠鼓掌吧。
(2) 与孩子一起玩耍
你想让你的小老鼠表演一下吗?
(3)边打边学唱儿歌
那我们就请小老鼠出来,随着音乐一起表演吧!
(4)有没有小老鼠想出来表演?
(五)集体表现
4.刚才我们做了一只小老鼠,这次我们要做一只大大大大大的老鼠,大老鼠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? 大声音还是小声音?
师:声音大就得用力敲。 一起听音乐、一起表演。 刚才来的是一只很大很大很大的老鼠。
这次又来了一个小老鼠,小老鼠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还是很小的声音?
师:听音乐,轻轻地表演。
5、哎呀哎呀,小老鼠,我看到一只大猫,一只大猫,小老鼠吓得摔了一个大跟头。 你想看看小老鼠是如何跌倒的吗?
听着音乐,老师说儿歌并表演,孩子们赞赏不已。
老师:你的小老鼠也吓得滚到地上了好吗?
老师:小老鼠很害怕,我们来安慰它吧。 别怕,下次别再绊倒了。
四、结束(返回)
小老鼠今天有点累了,我们送它回家休息吧。 我们喝点水休息一会儿吧。
小班音乐教案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第五部分
1. 目标
1、引导孩子听音乐,模仿小老鼠在灯台上的动作。
2、引导幼儿学唱歌曲《灯台上的小老鼠》,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。
3、引导孩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。
2、活动准备
1. 几个小老鼠头饰
2.猫头饰
3、用蛋糕盒制作的灯架。
三、活动流程
1、老师用猜谜语的形式或者讲孩子们熟悉的《猫和老鼠》、《黑猫警长》,让孩子们尝试了解小老鼠,知道今天内容的主题是适合小老鼠。
2、老师播放动画儿歌,看看图中的小老鼠在做什么。
(1)你知道老鼠喜欢做什么吗?
(2)看图中的小老鼠,他在做什么?
(3)小白鼠吃什么? 结果如何?
(4) 小老鼠看到谁来了,是不是吓得滚了下去?
3.老师反复播放歌曲,孩子们跟着唱。
(1)教师带领幼儿逐句朗读歌词,让幼儿熟悉歌词。
发表评论